市生态建设现状调研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总结成绩和经验,揭示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讨论思路及对策,确保 20XX 年建成生态市目标的实现,根据市政协的统一安排,我们第二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于三、四月份重点对我市丁堰、桃园、如城、搬经、高超、江安等镇的生态市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调研,并考察学习了山东省荣成市的生态市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一)工作凸显亮点1.谋划及时,规划到位2.组织完备,政策完善自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列入市“六城同创”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设生态市创建办公室和相应的工作班子。于此相应,各镇各责任部门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和工作组,我们视察调研的几个镇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创建村(社区)班子具体抓的创建工作格局。上下联通、职责分明、政令畅通、相互协调的生态市建设组织网络在我市很快建立。为有效推动生态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建设生态如皋的决定》,市人大专门作出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市的决议》,将生态市建设列入了法制化轨道。与此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性政策措施,如《关于节能减排工作 2.紧扣“农”字下功夫,生态“三农”初具规模一是田园干净,农业生产环境优化,农副产品质量提高。在生态市和生态农业市等创建工作的推动下,结合新农村建设,我市着力推动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等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基地 87 个,面积 83.62 万亩,占可食用农产品面积的 62.8%;已获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 36 个,a 级以上绿色食品 38 个,有机食品 5 个。建成花木生产基地 20 万亩。位于如城镇顾庄生态园内的兰花园、蝴蝶兰园、钱长草坪、花木大世界等花木生产基地已成为我市生态旅游中的亮点。生态农业的建设,使全市农业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 99.68%。我市就新增大中型秸秆还田机械 220 多台(套)、小型秸秆还田机械 1200 多台(套),设立秸秆收购点 36 个,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 50 多万亩,约占稻麦面积的 35%,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接近 90%。去年 5 月,南通市政府在我市丁堰镇召开了南通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动会,会上演示的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