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1.4 离子反应(新课标)【考纲点击】1.了解电解质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核心要点突破】一、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点拨:1.看物质能否被拆成离子。在溶液中不能被拆成离子的有:单质,气体;氧化物;难溶物(如:BaSO4、BaCO3、CaCO3、AgCl、Mg(OH)2、Al(OH)3 、Fe(OH) 3 、Fe(OH)2 、Cu(OH) 2 等);弱电解质其包括弱酸(如:CH3COOH、H2CO3、H2SiO3、H2S、H2SO3、H3PO4、HClO、HF 等),弱碱(如:NH3•H2O、 Fe(OH) 3 、Cu(OH) 2 等)和其它物质:(如:Pb(CH3COO)2、HgCI2、H2O 等);微溶物(如:CaSO4 、AgSO4 、Ca(OH)2 等)作为反应物若是浑浊的和作为生成物;还有特殊的物质如:浓硫酸 。 2.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例如稀盐酸中加入铁片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 6H+ == 2Fe3+ + 3H2↑ (错误)分析:稀盐酸的氧化性是由 H+引起的,H+的氧化性不是很强只能将 Fe 氧化为 Fe2+而不是 Fe3+,因此这个离子方程式不符和客观事实,所以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 + 2H+ == Fe2+ + H2↑(正确)3.看“==”“ ” “↑”“↓”等运用是否正确。对于盐的单水解因为水解程度小,要用可逆号“ ”而且生成物不能有气体符号 “↑”和沉淀符号“↓”;但对于盐的双水解因为离子相互促进使水解趋向于完全,这时要用“==”而且生成物要用相应的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对于生成胶体的反应,由于离子水解完全要用“==”但生成的胶体没有发生聚沉不能有沉淀符号 “↓”。4.看质量、电荷是否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看电子是否守恒。即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均应相等。氧化还原反应还应看转移的电子个数是否相等。例如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 + Cl2== Fe3+ + 2Cl— (错误)分析:Fe2+确实被 Cl2氧化为 Fe3+,Cl2自身被还原为 Cl—,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没变而且相等,质量确实守恒但是反应前后电荷总数不相等及电荷不守恒,所以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2 == 2Fe3+ + 2Cl— (正确)5.看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例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 SO42— + H+ + OH—== BaSO4↓ + H2O(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