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高考物理 动能定律讲义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了解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思路.3.学习利用图象处理数据.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当我们用2 条、3 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 2 次、第 3 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那么第 2次、第 3 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第 1 次的 2 倍、3 倍……如果把第 1 次实验时橡皮筋的功记为 W,以后各次的功就是 2W、3W……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测出,这样进行若干次测量,就得到若干组功和速度的数据.实验器材橡皮筋、打点计时器、小车、纸带、复写纸、电源、导线、刻度尺、木板、钉子.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好实验仪器,由于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把木板略微倾斜,作为补偿.2.先用一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把橡皮筋拉伸一定长度,理清纸带,接通电源,放开小车.3.换用纸带,改用 2 条、3 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 2 次、第 3 次……实验,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相同.4.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把各次实验获得的速度依次记入设计的表格里.5.对观测数据进行估计,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然后以 W 为纵坐标,以 v2(或v、v3、 )为横坐标作图数据处理橡皮筋条数123456力对小车做的功W2W3W4W5W6W小车获得的速度 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如果作出的功——速度曲线是一条直线,表明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即 W∝v,如果不是直线,就可能是 W∝v2、,W∝v3 或W∝ ……到底是哪种关系?根据测得的速度分别按 W∝v2、W∝v3 或 W∝ ……算出相应的功的值,实际测得的速度与哪一种最接近,它们之间就是哪一种关系,也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通过 W-v 草图大致 判断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如果认为很可能是W∝v2,这时就应该作 W-v2 图线,如果是一条直线,说明二者的关系是 W∝v2.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实验中的小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对小车做负功,我们研究的是橡皮筋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应设法排除摩擦力的影响,可采用将木板一端垫高的方法来实验.将木板一端垫高,使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相平衡,就能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判断已平衡掉摩擦力的方法是,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小车不受其他力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2.打点计时器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