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十三中国微观区域分析型(2019·陕西模拟联考)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回答1~3题。1.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A.年均温低,蒸发弱B.山地降水丰富C.积雪融水丰富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2.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3.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答案1.C2.A3.C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为准噶尔盆地,南北两侧分别是天山与阿尔泰山,积雪天数多,积雪厚,融水丰富,利于植被生长,C正确。第2题,该地区位于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将大西洋水汽带至此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丰富降雪,A正确。第3题,冬春季节积雪覆盖,减少了风力对地面的侵蚀,减少了扬尘扬沙天气的发生,C正确。(2019·新疆兵团华山中学调研)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4~7题。4.下列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B.甲所在的河段,1949年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较丰富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5.若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建设大型水电站,则最宜建在()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6.下列有关a、b、c三地降水量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b>cB.b>a>cC.c>a>bD.c>b>a7.该地重工业发达,但酸雨危害却很小,其原因主要有()①企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②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③政府环保措施得力,环保投入力度大④多大风天气,有利于酸性气体扩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4.C5.B6.D7.D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及山脉的走向可以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河西走廊及贺兰山地区,丙为贺兰山,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A错;甲为黄河上游地区,黄河断流现象主要出现在下游地区,B错;乙地区为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又有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所以农业发达,C对;丁地铁路线为包兰线上的一段,D错。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②地靠近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线附近,河流落差大,且支流汇入多,水量大,因此最适宜建设大型水电站,故选B。第6题,我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根据a、b与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关系可知b>a,c位于祁连山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c>b,故选D。第7题,酸雨的形成既需要有酸性气体,也需要有降水天气。图示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同时,该地区多大风天气,有利于酸性气体扩散;当地经济不够发达,当地的企业不可能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当地的环保投入力度也不大。故选D。(2019·湘东六校联考)水闸是用来控制河流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不同水闸承担的功能不同,通过对闸门的开关可发挥拦洪、泄洪、排涝、供水等不同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河流水系分布图”及“区域内不同功能的水闸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8.图示区域河道迂回曲折,其形成原因是()A.河流落差大,侧蚀作用强B.平坦开阔地区长期凸岸堆积,凹岸侵蚀C.地表崎岖,地形对河流流向限制D.低洼地区长期右岸侵蚀、左岸淤积9.形成A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局部断裂下陷B.河流的侵蚀改道C.风力侵蚀作用D.河流的堆积分隔10.图中水闸的作用与利用方法是()A.关闭甲水闸可大大减轻河流和洪水压力B.开启乙水闸引水前,先开启拦河闸效果较佳C.开启丙水闸排涝前,先关闭拦河闸效果较佳D.河流洪水压力大时,宜开启丙水闸排涝答案8.B9.B10.C解析第8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为长江下游地区,流经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A、C错误;图中河道弯曲,在曲流发育处,受惯性影响,河岸的侵蚀与堆积主要考虑河岸的凹凸状况——凹岸侵蚀,凸岸堆积,B正确。第9题,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