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金融创新的原因与措施金融创新自上个世纪 60 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全球银行业的大力追捧,并逐步进展成为各银行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商业银行。他们通过对金融制度、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等的创新和变革,以重新优化组合金融领域各种要素,同时实现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金融创新亦已成为金融体系促进实体经济运行的“引擎”。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需要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国际化过程中同时还要应对国际金融全球化的巨大风险,所以深化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金融创新的现状,找到金融创新的突破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当代金融创新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到 80 年代形成高潮,到了 90 年代,金融创新理论基本上形成了体系,并成为金融讨论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格局的创新及其定价机制方面;而宏观角度来看,则主要集中在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而金融创新目前的讨论主要包括:动因理论、运行(传导)机制、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其中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根本动因:追逐利润假如金融机构没有逐利的动机,那么商业银行就可能进行金融创新。例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经济进展筹集和分配资金,所有的资金运用都是根据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和执行,充其量就是政府的出纳,丝毫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合理配置资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时,由于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经济实体,还带有部分计划经济的色彩,金融创新的欲望也不足。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入世 5 年保护期的结束,金融机构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利益性的经营模式也逐步成为银行金融业进展决策重要目标。(二)规避金融管制无论在哪个国家,金融业一般要较其他行业受到更为严格的管理,当政府的金融管制阻碍了金融业务活动和金融业的进一步进展,造成金融机构利润下降和经营困难时,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进展,就会千方百计地通过金融创新,绕过金融管理当局的法规限制,努力把约束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便赢得竞争优势。比如: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欧洲美元(1958,国际银行机构)、欧洲债券(1959,国际银行机构)、平行贷款(1959,国际银行机构)、自动转账(1961,英国)和混合账户(60 年代末,英国)。这些金融创新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