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复习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对于知识掌握,我认为学生必须真正自身经历认知过程,才能更好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所以本人在本节课中: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对课文的知识记忆、理解和应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图文转化能力和归纳能力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讨论的方式展示生物学知识,学习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的观点、思想,树立科学精神。通过这种处理,使学生亲自构建自己知识体系,还课堂于学生。二.教学背景分析2.1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 3 第 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 1 节的内容。本节课内容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内容。 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内容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较为容易理解,重点是加深对知识点记忆和理解。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别是膜电位的变化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关系,还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故为本节教学的难点。2.2 学生分析学生是我市 D、E、F 组高三理科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低。对已经学习了反射、反射弧等相关知识遗忘较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所以在本节中,学生将先通过学案将基本知识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上,就行基础知识梳理,重点将课文核心要点突破 ,并通过知能过关演练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概述动物和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突触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取信息、讨论合作,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关注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和讨论问题,让学生加深对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理解,进而激发学生热情去理论联系实际,解释日常现象。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创新的品质。四.教学重难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问题的分析。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高考目标投影本节的知识点和高考考纲要求。阅读高考考纲知识点和明确要求使学生明确该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认识神经元的结构投影一个神经元的简图提问: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是由细胞的哪部分分化来的?看图,说出神经元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