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一语文课前预习 4.3《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

2012高一语文课前预习 4.3《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11
2012高一语文课前预习 4.3《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11
2012高一语文课前预习 4.3《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3/11
《赤壁赋》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找出自己翻译不准和不会翻译的文言字、词、句,初步探究第一、二段的内容。二、预习内容1.给标线的字注音: 壬戌( ) 桂棹( ) 余音袅袅( ) 幽壑( ) 嫠妇( ) 愀然( ) 山川相缪( ) 旌旗( )酾酒( ) 横槊( )舳舻千里( ) 扁舟( )匏樽( ) 无尽藏( ) 狼籍( ) 枕藉( ) 2.作者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抒情方式是什么?3.这段文字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4.作者怎样描写箫声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即可。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1)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2.能力目标: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重点难点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3、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二、学习过程1、了解赋体,掌握特点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用心 爱心 专心1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 12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2、作者背景及解题苏轼(公元 1037——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一语文课前预习 4.3《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