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菱形 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特别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别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菱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假如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菱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 2.菱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时,老师可自行准备或由学生准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加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 假如条件允许,老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根据教材 148 页图 4-33 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加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轻松些. 4. 在对性质的讲解中,老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准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 5. 由于菱形和菱形的性质定理证明比较简单,老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明. 6.在菱形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掌握,老师要注意题目的层次安排。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菱形的性质.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通过教具的演示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6.通过菱形性质的学习,体会菱形的图形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定理. 2.教学难点:把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综合应用. 3.疑点:菱形与矩形的性质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