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_第1页
1/4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_第2页
2/4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_第3页
3/4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 1.积累文言词语:窥、骇、遁、噬、习、狎、计、尽、去 2.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特别用法:船、蹄、近 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寓意。 [学习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特别用法。 2.通过品味精彩的语言,理解本文的寓意。 [知识梳理] 1.比方说理。 比方说理,就是运用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抽象道理,变_______为简明,表述______而有较强的说服力。一个恰到好处的比方,胜过一篇平淡的议论。 运用比方说理,首先要找准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比方要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告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用黔之驴来比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文言文的词类活用 ⑴名词用作动词 文言文中名次活用为动词的情况很多,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就是用蹄子踢的意思;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就是打洞的意思。 ⑵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进展。如稍近,意狎中的近是靠近的意思;弛担持刀中的弛是卸下的意思。 [课前预习]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_(人名),他与_____(朝代)的韩愈齐名,并称___________。 2.本文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篇,其他两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点字注音 窥之( ) 憖憖然( ) 远遁( ) 虎大骇( ) 噬( ) 益狎( ) 跳踉大?( ) ( ) 4.仔细阅读课文和课下注释 5.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政治遭遇。 [自主学习] 一.解释下列词语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至则无可用 3.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4.稍出近之,慭慭然 5.虎大骇,远遁 6.以为且噬己也 7.益习其声 8.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9.驴不胜怒,蹄之 10.技止此耳 11.跳踉大? 12.尽其肉,乃去 二、解释句子中之字的含义 1.黔之驴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3.驴不胜怒,蹄之 4.虎因喜,计之曰 [品味探讨] 1.文中哪些词语刻画了驴的形象?怎样的形象? 2.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了虎的什么形象,找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