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安全隐患在基层手术室护理的措施 目的探讨潜在安全隐患在基层手术室护理中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在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接受治疗的 60 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 30 例。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展开对应的处理措施,试验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展开对应处理措施,参照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这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非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治疗期间,参照组患者中有 3 例出现了体位摆放不正,占总人数 10.00%,而出现了手术物品清点错误 1 例,占总人数 3.33%,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的患者手术过程中未出现错误情况,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层手术室中潜在安全隐患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件发生,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潜在安全隐患;基层;手术室;应对措施 手术室护理工作比较繁杂,且对护理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在手术室中护理需要长时间留意手术动向及患者的身体情况,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一旦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都会造成手术效果不佳,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引起医疗纠纷等情况,给医院和患者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关于如何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并实施对应的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是目前基层手术室护理重要关注点[12]。随着时代的进步进展,医疗卫生事业逐渐提高,医疗安全逐渐在临床中受到关注,将其运用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主要是将安全第一和风险意识等理念运用到手术过程中,将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建立相应的差错机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4]。手术室的潜在风险在医院所有科室相对较大,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的环境,只有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够确保手术更加安全高效[56]。本文对 60 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对手术中的潜在风险实行对应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接受治疗的 60 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 30例。试验组女 12 例,男 18 例,最小年龄患者 21 岁,最大年龄患者74 岁,平均年龄(48.33±4.31)岁。参照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