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X X 论 文题 目: 专 业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论 文 完 成 日 期 20XX 年 XX 月 社会礼物流动形式及意义商品经济由来已久,人们对它也倾注了较大的关注。我们从小接受的理念就是,在商品的流通中遵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我们不必担心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其它因素的干扰。然而,一直被我们忽视的礼物的流动也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讨论它对于深刻理解世俗社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一、农村社区中礼品流动的形式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人的行动和语言都表示着不同的含义,礼物的流动更是淋漓尽致的反应了社会的复杂性。人们都说有着五千年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充满着“人情味”的社会,这种“人情味”在农村社区中表现的更为强烈。在农村里,礼物的交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亲朋好友之间的礼物赠送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亲戚莫过于父亲的兄弟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所以这些人群的来往是最密切的,他们互赠礼品的频率也是最高的。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生日、喜事、丧事,都会“送礼”,且送的礼品在所有的礼品中是最好的。从家乡的情况而言,这类人群在给这一“中心家庭”送礼时都会比较。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家中有结婚、去世、考大学或盖房子这类比较隆重的事情时,两边的核心亲戚都会提前商量送出的现金额,父亲这边的所出金额在所有人中是最高的,也是高度统一的;母亲这边的略微有些变化,至亲送的金额会稍少,但金额的多少会根据与母亲的血缘关系具体而分,多少不等。而一般的中、远房亲戚在这些重大的节日中也会无一例外的送出礼品或现金,数额根据彼此的亲疏程度有所不同。然而,这种“送礼”行为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严格根据双向的潜规则来运行,只要是对方此次送礼了,在适当的时候必定会“还礼”,假如“还礼”是现金,金额会等于或稍大于对方。这条规则在农村社区中是被严格执行的,除非是想切断与对方的联系,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对方下次将不会再”出礼”,而是让曾经的关系破裂。(二)村民(左邻右舍)之间的礼品赠送农村社区中除了亲戚这一稳定的社会关系外,村民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相对而言也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与亲戚所不同的是,村民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是不会互赠礼品的,因为在农村社区逢年过节互赠礼品代表着两层含义,一种是有着较为深厚的血缘关系,一种是彼此是关系很密切的朋友。一旦双方有一次较为完善的互赠礼品形式,这种关系将会被固定并在来年延续,所以,普通的村民之间是不会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