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设计方案集合 4 篇设计方案 篇 1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培育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今日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叫做比.(板书:比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 1 例 1.一面红旗,长 3 分米,宽 2 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2= = 2÷3= 1.3÷2 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 3 比 2 表示什么? 2.2÷3 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 2 比 3 表示什么? 3.小结 (1)长是宽的几倍,有时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几比几;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有时也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几比几. (2)3 分米和 2 分米都表示长度,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4.练习 有 5 个红球和 10 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二)教学例 2 例 2.一辆汽车,2 小时行驶 100 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 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100 比 2 表示什么? 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工作效率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商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4.小结 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用表示两种数量的数相除,可以得到新的量,这个新的量也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 (三)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 ,什么叫比? 老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四)练习 1.学校里有 10 棵杨树,7 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 2.小华用 2 分钟口算了 50 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3.学校食堂买 20 千克青菜,用了 10 元钱;买了 30 千克萝卜,用了 42 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 ),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