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一、文言翻译原则。原则一:直译为主直译要做到字字落实,即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也即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 还要做到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原则二:意译为辅意译则是按原文大意来翻译。文言文中常带修辞手法的地方,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的来翻译。如: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其中的“东西”、“南北”实际都是“到处”的意思,用意译就比用直译好。二、翻译六招制胜(1)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换――替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古今异义词换成今语,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翻译为“阐明”。“大”翻译为“重大意义”。“重”翻译为“重要作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筑”翻译为“修筑”。“守”翻译为“把守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系”翻译为“捆绑”。“组”翻译为“绳索”。“首”翻译为“头颅”。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促织”改换为“蟋蟀”,“岁”改换为“年”。(3)补――补充。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孰)更快乐呢? 郑穆公使(人)视(于)客馆,则(其)束载、厉兵、秣马矣。审视之,(之)短小,黑赤色,(成)顿(觉)非前物。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4)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作用),偏义复词中起陪衬 作用的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