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题型研析 7——遗传变异原理在育种中的应用 (2009·四川理综,31)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 表现深绿;Bb 表现浅绿;bb 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 R、r 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 220 株;子叶浅绿抗病217 株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 110 株;子叶深绿不抗病 109 株;子叶浅绿抗病 108 株;子叶浅绿不抗病 113 株(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表中 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 F1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 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 F2成熟群体中,B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4)将表中 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5)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解析 (1)由组合一:不抗病×抗病,F1均表现为抗病,可知抗病为显性性状,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为 BbRR;组合二的后代中抗病和不抗病性状的比例接近 1∶1,所以父本的抗病性状为杂合,其基因型为 BbRr。(2)表中 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自交得到的 F2植株为 9B__R__∶3B__rr∶3bbR__∶1bbrr,其中子叶表现为黄色的(bb)在幼苗期死亡,则表现型为子叶深绿抗病(BBR__)的植株占 3/4×1/3=1/4,子叶浅绿抗病 (BbR__)的植株占 3/4×2/3=1/2,子叶深绿不抗病 (BBrr)的植株占1/4×1/3=1/12,子叶浅绿不抗病(Bbrr)的植株占 1/4×2/3=1/6,因此 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6∶1∶2。(3)子叶深绿(BB)×子叶浅绿(Bb),得到 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BB∶Bb=1∶1,该群体产生 B 配子的概率为 3/4,产生 b 配子的概率为 1/4,所以自由交配得到的 F2中,BB 的植株占 3/4×3/4=9/16,Bb 的植株占 3/4×1/4×2=6/16,bb 的植株占1/4×1/4=1/16,其中 bb 的植株幼苗期死亡,F2的成熟植株中 BB∶Bb=9∶6=3∶2,则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