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课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课程标准】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2、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⑴斯大林模式妨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⑵ 赫鲁晓夫稳固了最高领导地位;1956 年苏共二十大上作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2.措施:⑴ 经济:①农业:A.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B.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C.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② 工业:A.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B.给企业部分权利;C.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⑵ 政治: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3.败因:没有真正触动斯大林模式。4.评价:⑴积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⑵ 局限:①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② 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自己也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③ 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迷信,又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合作探究】: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⑴ 企业管理: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 集中 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 经营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⑵ 工业(重点)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目的: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2.结果 (1) 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合作探究】: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同: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 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 ② 结果: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 ③ 原因: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 斯大林模式 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 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 工业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原因:80 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危机局面。12.内容:⑴ 经济改革:①管理方法: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