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功 率课 题7.3 功 率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数课 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2.理解功率的导出式 P=F·v 的物理意义,并掌握其用法,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3.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了解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通过功率的定义过程,体会应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2.学会求解各种不同的功率。3.运用功率的不同表达式分析和解决动力机械的运动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严密思维的习惯。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功率的概念。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教学难点1.功率的表达式 P=F·v 的物理意义和运用。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新课导入 教师: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预测学生所举事例可能有:1、人上高楼(如 8 层楼)时,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 2、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 3、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4、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5、……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人们十分关注做功的多少 。然而不同的机械或人,(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寻找做功快慢的事例,并思考机械与人或畜力做功快慢的差异。)(列举生产、其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教师:在建筑工地上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把 1t 的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方式一:搬运工分批搬运,需时间 3h方式二:用一台起重机提升,需时 1min 方式三:用另一台起重机提升,需时 30 s上述三种情况下,把货物由地面运到三楼时,请思考以下问题:1、用不同的方式,对货物所做的功是否相同?2、所用时间不同,三种方式中做功的快慢是否相同?结论:对重物所做的功相同,但所用时间不同,说明做功快慢不同。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关事例,形成初步共识:人们选用机械来做功时,不仅要考虑做 功多少,还要考虑机械做功的快慢。如挖掘机做功比人快;大卡车比拖拉机做功快;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起 重吊车比搬运工人做功快;抽水机比辘轳提水快,等等。研究做功的快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