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中语文《第 10 课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三.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四. 学习课时:一课时 五.学习过程: 知识积累: 一. 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 嬉笑 沼泽 撰写 步履 废墟 惊惧 窒息 祷告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 1940 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 110 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 30 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 40 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 解题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三.整体感知: 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四.问题探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