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七子之歌》教学实录 师:这首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除了诗歌本身以外,就是小女孩用童稚的嗓音,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对祖国母亲深切的依恋之情,在人们心中再次泛起涟漪。今日,就让我们共同品赏闻一多《七子之歌》的全组诗篇。 (打开幻灯片,观看几幅图片) 师:这七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位于什么地方?位于沿海地区。由此可以看出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他们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残杀我们中国人,犯下滔天罪行。 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全文,明确:1、扫除文章生字词。2、注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通过有感情诵读全诗,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学生自由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两遍幻灯片上的生字词(生齐读): bi y mǐn q wng w qiǎng bǎo 邶 自怨自艾 愍 迄 亡 通无 襁 褓 lǔ mi dn yīn yūn hi no kē 掳 梦 寐 啖 氤 氲 遗 骸 硇 洲 髁 师:诗前小序是理解全文的钥匙,写出了创作的原因及创作目的,表达了坚定的信念。请同学们齐读小序,说说小序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状态?(齐读小序)。 师:好,那位同学先说? 生:诗歌用《凯风》这个故事,比方我国先后失去的七个地方。 生:当时的失地同胞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种情况国人视之漠然。 师:异类怎样理解? 生:指侵略者列强。 师:写《七子之歌》的目的是什么? 生:面对如此境况表达了无限悲伤之情,同时写出了写这首诗目的在于激励国人为统一大业而奋斗。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 生:最后表明了对失地必定归来的坚定信念,精诚所至,金石能开。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师:下面我们来读本诗,注意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以抒其孤苦亡告和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要把握悲伤、思归的情感基调。 师:以《澳门》诗为例,我来示范设计朗读脚本: 第一句,真名姓的真重读,强调了我的身分,妈港是列强所起的名字,应读出受列强的欺凌、心酸、漂泊之感。 第二句,太久了的太重读,写出了离开祖国时间之长。襁褓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带子。用这个词,读出澳门很早就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幼小失去母爱,强烈渴望得到母爱的情感。 第三句,掳重读,写了列强瓜分中国行径的野蛮、残暴,读出痛恨的语调。 第四句,内心重读,这是发自内心深处,永恒不变的.赤子爱国的深情。 第五句,梦寐不忘重读,读出魂牵梦绕,日思夜盼,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