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二册整册教材梳理 2(陈艳) (三)课文 分析:下册共选编课文 25 篇,分 6 个单元,其中状物为主的有7 课:《春笋》、《雨点》、《小池塘》写的是单一事物;《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是特定空间的场景;《鲜花和星星》是两个相关的事物;《我叫足球》是说明性知识童话,介绍一个物体的特点。这样的课文,基本要素是: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 叙事(含童话故事)为主的有 10 课:《骑牛竞赛》、《放小鸟》、《世界多美啊》、《乌鸦喝水》、《小松鼠找花生》这几课有一个共同的特定就是有一个中心的角色,有一个中心的事件;《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三个小伙伴》、《蚂蚁和蝈蝈》都是童话故事,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故事揭示一定的寓意。这样的文章要素是:谁,干什么,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写人为主的(包括人物故事)6 课:《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奶奶的白发》、《好学的爸爸》、《司马光》、《鲁班和橹板》。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以一个主角一个主要事件反应人物的主要品质,要素是:人物,事项、表现、品行。 古诗 1 课,《锄禾》和《悯农》,古诗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孩子的民族感情,培育孩子的记诵能力,以增加孩子的积累。所以教古诗时不要一味拔高,根据古诗浓缩、隐晦、残缺、颠倒等特定,教学时,老师要帮助学生扩充、直白、完整、调整,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文包诗 l 课。文包诗是苏教版的独创,把古诗包含在一片简易的文章中,诗文对比能化难为易。 每课都有插图,既有全角的俯视图,又有局部的分解图,基本涵盖课文主要内容。课后练习突出了朗读、背诵、写字等内容,也适当地安排一些鼓舞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制造的练习。(如 19、20课的演一演) 建议:1.激发情趣,让学生做好阅读的准备。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始。让学生在阅读前做好两个准备: 一是情感态度的准备要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 二是知识经验的准备――要激活已有的经验,调动大脑里相关的知识储备,发现已有知识经验与课题内容之间相似性和衔接点。必要时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联系,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