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观察物体”是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中“空间与图形”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由 3—4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已用 4 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使从正面看到的视图不变,让学生思考该怎样摆,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摆法。试一试,仍用例题中的 4 个小正方体,改变观察的角度,让学生分别根据从上面不变和从侧面看形状不变该怎样摆。通过让学生摆、观察,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组织拼摆,观察和沟通,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究不同的摆法,在观察中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法和学法 《观察物体》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里的内容。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操作的过程。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和反思的过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激情引入。(2)正确观察,探究新知。(3)操作练习,巩固深化。(4)总结回顾,拓展提升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进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我先组织学生拿出 3 个小正方体,让学生用面对面的方式摆成一个物体。学生任意摆一摆,然后进行观察,并同桌沟通: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视图。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等学习活动,不仅复习和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环节的观察学习活动作好铺垫。 (二)正确观察,探究新知 再组织学生每人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