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第一课时说课稿 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八单元,主题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学习本组教材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积累生动的语言,感受古人丰富的想像,从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其中的精读课文《西门豹》是一个民间故事。课文按事情发生进展顺序,讲的是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刻画出了一个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地方官形象,赞扬他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品质。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品质,并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之一。另外,我发现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抓住了人物语言和行为的生动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品质。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的词句来,体会人物品质,既是本课学习的又一目的,也是本课教学重点。而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及其办法妙在哪里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上面的解读与分析,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本文学习。 第一课时: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整体感知课文,研读19 自然段。 第二课时:重点研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抓住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感悟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细心体会人物品质。这也是本课时学习的重难点。 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西门豹惩治恶魔、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 表演法: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天真无邪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入境体验法: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参加评价,体验西门豹的高超,使学生在语言感悟中积蓄的情绪得以宣泄,提升人物形象。 我将用四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一,直入课题,介绍人物。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三、调查原因,“四问” “四答”。四、分角色演读,小结所学。 一,直入课题,介绍人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