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活动日确立全过程1993年3月18日,这个日子已经铭刻进历史。这一天在北京开幕的全国首届科技人才沟通洽谈会其现实意义与历史影响都是深的。应当说,3.18是中国科技史的一个里程碑。我们曾从中国近代史中司出一个道理:落后就在挨打。我们也从新中国40多年的建设中渐渐熟悉了一个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尽管为此我们付出了许多。当改革开放推动第13个年头,科技之光已高照九洲,可是,阳光下也有阴影:科技人才流通不畅,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这一切,都严峻制约着以济的进展。怎么办?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寻此状况自然胸中有数,并始终琢磨着解决方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法。1992年7月,他们出台了一个方案:举办全国性的科技人才沟通大会,并拟定于10月召开。然而,万事开头难。到了10月,开会无望,不得不延期至12月,两个月后,仍不能按期进行。这一项目在两度夭折的状况下,中国人才技术沟通中心的主任郭全胜想到了一个人--铁流。于是他三顾茅庐,力请这位中华国产精品推展会秘书长、北京铁流公关策划公司董事长出山。中华国产精品推展会是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一个常设性机构,成立两年多来先后策划了一系列大型公关活动,如1990年的亚运健儿红楼壮行酒,1991年的'千里冰之夜'毛泽东诗词诵晚会及去年3。15挽救霞飞化妆品德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铁流名声远扬。对铁流的举动经常持支持态度的人们这一次却发出了一片反对之声。新闻界的伴侣劝说他说,历来搞科技都是赔本,因为一提起我国的科研院所,给人印象就是一个穷字,科技市场也是一潭死水,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推展会内部也是反对者众,大家认为各种沟通多如牛毛,难以再出新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意。铁流思索一再,订为举办科技人才沟通会是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于是力排众议,开头筹划大会。记者出身的铁流,深深了解传媒对公关成败的重大作用。要想胜利地举办这样一次全国规模的大会,必需要制造新闻热点,吸引发行量大、影响范围广的报纸,刊发大会消息,造成声势。铁流虽然在11月份接手,但他要求把大会开幕定在1993年3月18日进行。15年前的这一天,国家召开了科学技术代表大会,邓小平在会上首次提出科技是生产力,科技人员、学问分子不是臭老九,而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光辉论断,因而把洽谈会定在这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一天开幕,是第一个新闻热点;接着进一步把3月18日建议为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并散发倡议书,制造第二个新闻热点。这是两个最基本的策划,围绕这两点方能掀起新闻报道的热潮。倡议书写好的,组委会10多位工作人员登门访问学部委员,并请他们在倡议书上签名,支持把3月18日定为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在短短半个月内,就有120多位学部委员在倡议书上签了名。120多位学部委员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签名支持把3月18日定为'科技人才活动日'这一消息马上成为抢手新闻,新华社发了通稿,全国80多家报纸刊发了这一消息。为了造起更大的声势,组委会实行登广告的形式,3月12日同时在《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商报》、《中国青年报》上全文刊登倡议书及120多名学部委员的签名名单。为什么要选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正好是两会代表进京的日子,消息随着报纸传到了两会代表们中部。组委会同时动员采访两会的记者,请两会代表签名。很快100多名人大代表在倡议书上签了名。这一消息马上以100多名出席全国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支持把每年的3月18日定为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为题旨见诸端。事实证明,强大的宣扬攻势成效显著,在开会前10天,国际展览中心4个展厅内的摊位即告爆满。推展会这一炮打响了:在短短的4天内,成交额及协议成交额共达1。6亿元人民币、5000万美元,共有两万余人次签定了协议应聘书,签定技术成果转让协议3400余个。惊人的数字统计足以说明这次公关的胜第5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利,但这次洽谈会的深远意义还不仅仅体现于数字之中。组织这次大会,既没有凭借任何一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