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分散问题的实验摘要:本文借鉴西方实验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利用实验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系统,通过设置 11 组不同的实验室证券市场,选取真实的实验参加人进行虚拟证券交易,对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泡沫产生以及消除价格泡沫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检验。实验的结果表明事前信息不对称、证券彩票性质引发的参加人风险偏好、市场资金量的增加、按比例征收交易税都会导致价格泡沫的出现和膨胀;而事后信息不对称、静态涨跌幅限制、动态涨跌幅限制以及征收固定交易税产生了消除价格泡沫的效应。与静态涨跌幅限制、固定交易税相比较,动态涨跌幅在抑制价格泡沫的同时还保持了交易的持续性和市场的流动性。关键词:价格泡沫证券市场实验经济学一、引言证券价格泡沫是指证券价格偏离基础价值的现象。价格泡沫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理论模型将这些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和论证是讨论者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有关泡沫问题的理论已经非常丰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对各种理论的解释能力进行检验。在复杂的证券市场中,利用实地数据(fielddata)对泡沫理论进行检验存在的主要困难是讨论者并不知道证券未来红利的分布,因此无法精确计算基础价值,也无法精确计算泡沫的大小。实验方法提供了一种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的有效途径。在泡沫问题讨论中应用实验方法,可以使基础价值成为实验设计的一部分,较为精确计算价格中的泡沫幅度,并可以根据讨论目的来控制实验条件,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对证券价格泡沫问题进行实验讨论已经成为实验经济学非常有用的一个主题。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来检验哪些因素会导致价格泡沫的出现、哪些因素有助于抑制价格泡沫。在充分借鉴西方实验经济学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开发的实验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系统,选取真实的参加人,在可控制性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虚拟证券交易,用实验数据检验了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证券的彩票性质、市场资金量变化、涨跌幅限制制度、交易税这些因素与证券价格泡沫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介绍实验设计,第四部分是实验结果,最后是结论及讨论的展望。二、文献回顾通过参加人在可控制性的实验环境下进行虚拟证券交易而猎取实验数据的讨论方法是 Forsythe 等(1982)首创的,继而被Plott,Sunder(1982),Friedman 等(1984)进一步进展的。Smith 等(1988)设计了一个信息完全对称的实验室证券市场,即有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