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选修一 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情境导入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能力目标:分析实验思路的确定和形成的原因,分析实验流程,对比前面的实验设计,归纳共性,分析差异,增加印象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课题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课题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具备生物所需条件的分析,并且知道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按所培养的生物种类调整所需的条件。学生应该对微生物培养的条件能够理解。不足在于缺少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整个操作技巧。★教材分析:课题背景通过生产中的实例,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中列举的实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搜集列举更多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从中体会培养物纯净对于微生物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培养微生物的要领,是为所需要 的微生物提供 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阻止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教学建议:教师在介绍液体和固体培养基时,宜结合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讲解,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培养基配方的实例。教师可以采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分析,认识培养基的基本组成成分,并结合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的知识,让学生从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这一角度理解培养基中为什么都需要具备这些基本成分。★导入设计导入一:从历史中的事件导入19 世纪中期,关系到法国经济命脉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经过一番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根源在于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由此人们认识到保持培养纯净的重要性。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 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无处不在的其1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导入二:由微生物种类导入师: 在缤彩纷呈的生物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然而,它们在 自然界却作用非凡。微生物有哪些种类呢?展示代表微生物图片: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是如何得到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