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分析、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2、掌握简单的串并联的相关计算问题3、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学习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学习难点】表头 G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 V 和电流表 A 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知识准备】1、电势差和电势的关系:_______。2、恒定电流电路内各处的电荷分布___,任何位置的电荷都不可能_______。3、欧姆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4、把几个导体依次 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5、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同步导学】1、串联电路:把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如图(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____,即________。(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___比,即___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并联电路。如图(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即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例:两电阻 R1 和 R2 的并联电阻,R=_________(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_____比1例 1 、甲、乙两个电阻的I-U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串联后的I-U图象位于图中的Ⅰ区 B.甲、乙串联后的I-U图象位于图中的Ⅲ区 C.甲、乙并联后的I-U图象位于Ⅱ区内D.甲、乙并联后的I-U图象位于Ⅲ区内 3.电压表和电流表(1)表头:表头就是一个小量程的电流表 G。从电路角度看,表头就是一个_______,同样 遵从_________,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______上读出来的。它有三个特征量:内阻____、满偏电流___、满偏电压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表头的满偏电压和满偏电流一般都______,测量较大的电压时要______一个电阻;测量较大的电流时要_____一个电阻。(2)电流表 G 改装成电压表例 2、有一个电流表 G,内阻 Rg=30Ω,满偏电流 I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 0—3V 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