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融资融券制度探究摘要:要仔细分析我国的国情特征和法律环境,使融资融券交易的各项制度在合法、舍规的背景下法律规范开展。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选择了推行融资融券交易业务。要仔细分析我国的国情特征和法律环境,使融资融券交易的各项制度在合法、合规的背景下法律规范开展。关键词:金融危机;融资融券融资融券交易(MarginTmding)又被称为“证券信用交易”或者“垫头交易”,是成熟资本市场普遍实施的一项重要交易制度。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与其他国家对融资融券交易的限制或禁止形成鲜亮对比的是,我国选择了推行融资融券交易业务。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成熟证券市场进展和运作的经验,也要仔细分析我国的国情特征和法律环境,使融资融券交易的各项制度在合法、合规的背景下法律规范开展。一、成熟市场国家和地区融资融券交易业务的进展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最早诞生于美国。在美国证券市场建立之初,为了满足市场融资的需求,就出现了融资融券的交易,但欺诈与违约的现象频现。在 20 世纪 30 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国政府将股市震荡崩盘的部分归因于过度融资融券交易,因此美联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法案来法律规范融资融券交易。随着金融机构自主性的不断增强和金融市场的进展,美国融资融券交易典型的市场化融资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在分散授信的模式下,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集中表现为市场主体的业务风险。监管机构只须对市场运行的规则做出统一的制度安排并监督执行。另外,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协会等一些自律机构也从自身出发,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则和条例来约束市场参加者的行为,作为对监管机构法律和法规的有益补充。可见,美国的融资融券活动是为适应市场进展需要而自发形成的,是以微观经济个体为主体一种制度变迁过程。日本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是建立在二战以后证券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整个金融制度尚不健全的基础上,引入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导入临时供求,来确保证券市场的交易量与流动性,促进公允价格机制等目的实现。其融资融券制度建立伊始就具备了中央控制的强制性,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激进性质的进展过程。日本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还由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专业化证券金融公司为证券公司提供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服务,以实现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活动进行机动的管理。这种典型的专业化模式的特点即:证券抵押和融券的转融通完全由专业化的证券金融公司来完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