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化生活第三、四课复习导学案命题人:李振萍 审核;王秀荣 李健 2010 年 1 月 15 号左右【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3)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4)理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知识梳理】1.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文化是世界的(为什么):(2)文化是民族的(为什么):2.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多样性是什么及其产生的原因② 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必要性、意义)③ 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原则)3 文化传播的种途径 重要途径: 其他途径:4.传媒的发展阶段:传媒大体经历了_ 、_ 、__ 、_ 等发展阶段。5.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6.大众传媒作用:7.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8.传统文化的特点、 作用9、为什么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作用、意义)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0.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1.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第五课 文化创新复习案1编制人:李振萍 审核: 王秀荣 李健 2010-年 1 月 15 号左右【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运用: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知识梳理] 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1)对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既不能离开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2)对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① 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② 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其他文化)③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3、文化创新的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