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高处不胜寒现在比方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知心的朋友,常常感觉被别人从高高的位置上推下来.简单的说就是,站在高高的地方承受不住那里的风寒.又比方一个人在技艺或修为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境界越高,能够做伴的人就越少,越会感到孤独与寒冷。胜:读作四声下面是 pincai 我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出处出自苏轼(北宋)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释:旦:天亮把:握胜:承担,承受婵娟:泛指月亮朗读节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高处不胜寒,也指要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必须有较高的修养。技艺较高的人,外界交往受时间限制而减少。缘由为什么高处不胜寒?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在地球表面,距离地面越远,气温就越低,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难怪,宋朝苏东坡也发出感叹:“高处不胜寒”。在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地点的气温也是随海拔高度降低的,不过在山地的测点与低处平原的测点都接近地面热源。为什么也会有这种温度差别呢?原因是山地凸出于自由大气中,高山上的温度除了受本身的地面热原影响外,还受到自由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山越高,山地地面温度与自由大气温度的差值就越大,自由大气对山地气温的调节作用就越明显。例如,庐山比九江高出 1132 米,冬季 1 月平均温度却从 4.2℃降到 0.2℃;夏季 7 月从 29.4℃降到 22.5℃。冬季降低了 4.4℃,夏季降低 6.9℃。我们把两个地点的温度差除以它们的高度差(以 100 米为单位),就得到它们之间气温的温度梯度,九江与庐山的温度梯度 1 月是 0.39℃/100 米,7 月是 0.61℃/100 米。 温度梯度不仅随季节变化,而且随地形具体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在秦岭北坡就小于南坡,北坡年平均温度梯度 0.45℃/100 米,南坡却有 0.54℃/100 米。主要原因是在冬季,北坡有冷空气常常聚集,减少了盆地与高山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