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意象内涵作用导学案高考诗歌鉴赏意象内涵作用导学案 一、 1、(2024 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方成战场上的旗鼓(分析意象含义),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概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2)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分析意象含义),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表情达意方面)。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象)的作用,要准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这两联包含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酒浓意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志得意满的踌躇。 2、(2024 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 分) 兰、蕙、菊都是花草。(分析表层属性) 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行和节操。(探求深层含义)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内涵。“兰”“蕙“菊“”是诗歌中重要物象,属于抒情意象,要准确解读就必须了解其象征意,意趣。 意象类题目,主要考查三个方面,意象的意境类、内涵类、作用类。近几年,对诗歌意象的考查,多集中在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上。复习时,应作为重点。 二、 (一)分析意象含义(内涵) (1)请概括“XX”“XX”“XX”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指出诗中“XX”意象的含义。。 (3)如何理解诗中 XX 的形象内涵? (4)从首联对 XXX 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