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副词归类 以辄为例: (2024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 7 题)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2024 年四川卷第 10 题)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2024 年山东卷第 13 题)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2024 年湖北卷第12 题)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2024 年上海卷第 19 题)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以上各例中,辄均为副词。前四例中辄可翻译为总是,最后一例中辄可翻译为就。辄没有被列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附录的《常见文言词》中的 120 个实词,也没有被列入《考试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虚词,但它在高考文言文题中出现的频率却是极高的,属于所谓的高频文言文副词。 所以在备考中,应当重视高频副词,具体应注意把握如下三类: 一、古今异义 以阴为例: (2024 年辽宁卷第 4 题) 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 阴:暗中 阴作为副词出现在高考考题中,我们只搜集到以上一例。但阴字作为副词出现在高考文言文原文中的频率却极高。如2024 年浙江卷有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句,2024 年全国大纲卷Ⅰ有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句,2024 年广东卷有阴听察知贼区处句,2024 年海南宁夏卷有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句,2024 年湖南卷有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句等。在这些例子中,阴字皆为副词,可翻译为暗中私下。但阴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独立作为副词使用,因此也就没有了暗中私下这个义项。 再以但为例: (2024 年天津卷第 12 题)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2024 年全国卷Ⅱ第 8 题)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2024 年广东卷第 9 题) 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024 年广东卷第 12 题)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以上各例中,但可翻译为只只是。但在历年高考原文中出现的情况不胜枚举,如大国选士,但务得才(2024 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2024 年天津卷)、诸儒但言困苦,乞归(2024 年湖北卷)。但的现代汉语义项但是是对考生答题造成干扰的主要原因,因为在现代汉语中但常常是充当转折关系的连词,而在古汉语里,但不当但是讲。但是的意义用然或而来表示(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二、一词多义 以竟为例: (2024 全国新课标卷Ⅱ第 7 题)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024 年北京卷第 6 题) 景淳竟死。 (2024 年广东卷第 9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