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业术语解析_ 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术语辨析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⑴、修辞方法:比方、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化、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在鉴赏诗歌时,需要有一定的术语或概念的积累,这样才能够帮助考生正确理解试题的要求并能准确回答问题,才能体现答题的法律规范化和严谨性。结合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以及平常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下列几组概念的区分非常重要。 一、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指诗人不直接说自己的情感是什么,而是借写一个场景、一个画面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通过描写这些景物的形态、色彩、芬芳,含蓄曲折地表现出来。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很看不起唐王朝那些骄横的豪门大族,但是他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写晋代贵族王导和谢安居住的乌衣巷连燕子都飞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喻示王谢家族不可避开的没落命运,来抒发对唐王朝豪门大族的辛辣讽刺之情。 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歌借用空山、新雨、明月、苍松、清泉、青石等自然清新的形象,勾勒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村图画,表现了对污浊社会的厌弃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寓情于景,则是指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如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词中的凄、冷、残三字既是写景,又富有感情,萧瑟凄清的景物中可见长期漂泊天涯的凄凉之感。这些带有浓郁情感色彩的词语是借景抒情之作所不具备的。 又如,杜牧的《赠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