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内容提要 本报告对 2001~2003 年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会计计提应用的倾向性、会计计提的行业特征以及计计提对审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比例并不大,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资产贬值,整体的资产质量正逐步得到夯实。不过,计提比例异常的公司有所增多,导致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平均比例和波动性加大;计提减值准备尚不是上市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但部分公司(包括盈利大幅增长的公司)利用会计计提调节利润的意图比较明显;减值准备具有流动性偏好;传播与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业、建筑业、综合类、制造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贸易等八大行业对会计计提的应有具有明显偏好,而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及供应业、社会服务业等四大行业对会计计提没有明显偏好;虽然审计师在审计高风险企业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审计报告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谨慎还需提高,审计报告的规范性有待加强。审计师的侧重点是减值准备的多提,而对少提的公司则揭示不足。最后,针对会计计提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若干建议。目 录1.引言.......................................................32. 沪深 A 股上市公司 2001~2003 年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4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42.2 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会计计提应用的现状分析................52.2.1 沪深 A 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52.2.2 沪深 A 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应用的倾向性分析......132.2.3 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会计计提的行业差异.............172.2.4 会计计提的应用对审计报告质量的影响.............203. 研究结论.................................................234. 建议.....................................................25参考文献....................................................801.引言会计计提体现的本是谨慎性原则,然而,由于计提比例和方法由上市公司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自行确定,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却变成了随意性,甚至演变成了部分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 虽然证监会在 2004 年初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对各项损失准备的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