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潍坊市为例摘要:潍坊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2年)结合了国家“两横三纵”和全省“一群一带、双核六区”等发展战略,立足我市实际,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任务目标和发展路径,共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走有潍坊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稳步推进三个“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等12个篇目。《规划》确立了“一群引领、两河贯通、三带隆起、统筹城乡”的市域空间布局,将形成“依山面海、港城融合、双核驱动、七城一体、生态间隔、组群发展”的中心城市组群战略布局,致力于打造面向东北亚、融入环渤海、对接京津冀的重要港口城市和山东半岛区域中心城市。与此同时对各市县推行村改居制度,保证国家城镇现代化进程正常进行。关键词:城镇化;规划;空间布局;村改居制度引言为了保证国家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防止城乡发展水平被进一步拉大,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城镇现代化的进程必须进一步巩固与推进,旨在促进社会繁荣、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必然要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因此城镇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刻不容缓。1一、城镇化原因及意义(一)城镇化的原因1.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改善了许多,城乡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一度超越以前许多。1978年到1984年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曾一度被缩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2007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相比较于1978年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切努力也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国家因此采取了多项惠民政策,农民也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党和国家的恩惠,虽然国家正在对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农民实实在在的优惠,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是在继续扩大,因为这种差距是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不改变一下发展的体制问题,这种状况难以从根本上得到很好的解决。2.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止体现在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一方面,而且表现在各种方面,比如社会方面,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众所周知,城市里的教育水平是明显高于农村的,各种一流大学和名牌高中等,而农村最多设有幼儿园和小学;医疗卫生方面,城市的医疗卫生发展也是优于农村的,各种大型医院是农村所不具有的,农村只有小型的诊所;就业方面尤为突出,农村人口的就业方式比较单一,无非就是体力劳动,干农活,大部分农村人口从事的都是体力劳动。由以上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农村的各个方面相较于城市是差距很大的,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村出身的孩子越来越想从农村转入城市,这也就造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人才缺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进一步导致我国农村的各项发展指标与我国城市的各2项发现指标越拉越大,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3.发展的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单项流动由于城市就业岗位多,发展潜力大,医疗卫生发达,各种公共设施比较完善,教育水平高以及发展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发展,以及各种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被带到城市。因为考大学几乎是年轻人留在城市的唯一途径,所以大部分年轻的农村出身的孩子都会选择努力学习,并最终在心仪的城市定居,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以及子孙后代的幸福。(二)城镇化的意义1.城镇化的推进极大的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城镇化使得大量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青年才俊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促进了经济、科技等现代科技的融合,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谁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城镇化进一步加快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我国在2035能够达到创新型国家的前列,从而促进科技与经济发现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发展。城镇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