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辨析(老师版)【教学目标】1、掌握病句的六种类型,并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 2、掌握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教学重点】提高辨识语病的能力,特别是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句式杂糅等语病的辨识。【考点阐释 】“”病句 通常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高考明确规定了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前四种为结构性语病,后两种为语意性语病。《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 D 级。【链接高考 】11—16 浙江卷病句考点一览表11 年介词残缺搭配不当并列不当14 年否定不当搭配不当宾语残缺12 年搭配不当宾语残缺句式杂糅15 年重复多余句式杂糅主语残缺13 年搭配不当句式杂糅主语残缺16 年宾语残缺中途易辙句式杂糅近三年浙江高考真题见《5+3》学生版第 60—61 页 【复习指津(一)】 掌握六种语病类型【成分残缺或赘余】 病句状况:成分残缺——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尤其注意宾语前有较长修饰语的残缺)、缺介词(注意介词短语中套着另一个介词短语的情况)成分赘余——同一位置的成分重复、不同位置的成分重复和隐含的重复。示例:1.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对这种 句前缺主语“”,加上 他们 )2.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缺谓语“”“”,在 要 字后加上 有人担负 )3.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缺宾语“”“”,在 缺乏 后加上 的状况 )4.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缺介词“”“”,在 就是 后加上 对 )5.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可说 和 堪称 是同一位置的成分赘余)6.“”“”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不可缺少 和 必需品 是不同位置的成分赘余)7.《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修典三个春秋 和 编纂过程 的隐含意思重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