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目录•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准备•学生活动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01课程背景与目标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初步渗透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具体情境,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9加几》教学内容与目标学生对于9加几的计算方法可能不太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具体情境和实物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对数的分与合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学情分析02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模拟购物、分配物品等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9加几的运算意义。创设生活情境角色扮演故事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互动中体验数学运算的乐趣,加深对9加几计算方法的理解。通过讲述与9加几相关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030201情境教学法应用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实物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建立9加几的直观模型。实物演示通过绘制图形或图表,展示9加几的计算过程,增强学生的视觉记忆。图形表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动态演示直观演示法辅助设计与9加几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数学游戏组织学生进行9加几的计算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竞赛活动安排与9加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超市购物、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游戏化教学手段03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通过讲述一个与9相关的有趣故事或展示相关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或图片中的数学元素,提出与9相关的数学问题,如“9加几等于多少?”,从而引入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新课学习:探究规律,理解算理实物操作利用计数器、小棒等教具,引导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感受9加几的计算过程,帮助他们理解算理。观察思考指导学生观察9加几的计算结果,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如“9加1等于10,9加2等于11……”,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提高练习增加一些稍复杂的练习题目,如涉及进位的9加几计算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水平。基本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9加几的基本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9加几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间计算等,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练习巩固:应用知识,提高技能04教学资源准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练习册、习题集等。教材、教辅材料准备教辅材料教材课件制作包含动画演示、互动练习的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视频资源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短视频,用于引入课题或解释难点。在线教育平台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如智慧课堂等,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准备教学用具准备用于演示和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计算过程。通过摆小棒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展示加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包括粉笔、黑板擦、投影仪等常规教学用具。计数器小棒教学挂图其他05学生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主题图,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背景。观察主题图让学生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9加几的操作,体验加法的含义和计算过程。操作学具观察操作活动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互相学习和借鉴。全班汇报请几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合作交流活动口算比赛组织学生进行9加几的口算比赛,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夺红旗游戏将9加几的算式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