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松树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松林中的主要次生性病虫害是多种钻蛀性害虫及弱寄生菌病害,特别注意灾害后的断枝枯梢等及时运出林外,防止小蠹虫等蛀干害虫潜入。(1)松纵坑切梢小蠹:在南方,成虫在被害枝梢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 3 月下旬到 4 月中旬离开越冬处,侵入松枝梢头髓部进行补充营养,以后在健康的树梢、衰弱树或新伐倒的树木上筑坑、交配、产卵。在杭州观察,卵于4 月中旬孵化,幼虫孵出后即行蛀食为害,形成坑道,坑道为单纵坑,在树皮下层,微触及边材,坑道长一般为 5-6 厘米,子坑道在母坑道两侧,与母坑道垂直,长而弯曲,通常 10-15 条。幼虫期约 1 个月。5 月中旬化蛹,蛹室位于子坑道的末端。5 月下旬到 6 月上旬出现新成虫,再侵入新梢进行补充营养。成虫在梢枝上蛀入一定距离后随即退出,另蛀新孔,在 1 条枝梢上侵入孔可多达 14 个。防治方法:①及时剪除被害枝梢、死梢。当越冬成虫及新羽化成虫进行补充营养造成枝梢枯萎时,应及时剪除并烧毁。②成虫侵入新梢之前,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或 50%磷胺乳油 1000-1500 倍液喷洒树冠。③保持林地良好的卫生条件,改善立地条件促进林木健康成长。④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灾害后的树杆及枝丫梢头,应及时运出林外。(2)松材线虫病:病害由松材线虫引起,染病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木材蓝变。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昆虫松褐天牛传播;远距离主要靠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传播。松材线虫病多发生在每年 7-9 月份。高温干旱气候适合病害发生和蔓延。防治方法:①严格检疫制度,禁止疫区的苗木、木材、木制品、枝丫、锯片等运往非病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销售、存放、携带、使用来自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未经检疫合格的松木及其制品。②集中清理病死木,伐除枯立木、衰弱木。对伐桩进行处理,以防媒介昆虫逃逸。③诱杀天牛。用诱捕器或引诱剂诱杀媒介昆虫松褐天牛。④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包括树冠喷药和地面喷药。前者在天牛羽化出来取食补充营养时喷药,后者在羽化开始时喷药,喷药一次可持效 2.5-3 个月。可用 25%杀螟松乳剂,每公顷 3-3.6 公斤,杀灭天牛。⑤加强松林抚育,增强树势,保持林分旺盛生长。(3)松褐天牛:松褐天牛是危害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成虫补充营养,啃食嫩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