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 2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摘抄、积累好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感情态度价值观: 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难点,关键 1.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课时划分: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大瀑布的挂图、有关木雕的图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投影大瀑布图片 生观看,师简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师简介这儿游人、景色。重点词:非洲南部、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 2.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漂亮动人的故事。 3.板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 (2)画出生字,拼读。 (3)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提出来讨论。 2.生根据提示自学。 3.汇报、沟通。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可自己汇报) 字旁:琳琅(laacute;ng)满目沉甸(diān)甸 诚恳(kěn)宾(bīn)馆 字形:释左边是米加/,不是采。 豫左边不要写成矛。 字词意 名不虚传:形容名气与听说的相符,一点儿也不假。 琳琅满目:形容物品多,使人看的眼花缭亮。 栩栩如生:形容物品很逼真,就像活了一样。 爱不释手:很喜爱,舍不得放开手。 犹豫:指很难下决心。 遗憾:感到可惜。 (2)指出逐节读文,正音。 (3)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游时,本想买件木雕木工艺品,但由于担心行李超重而未买。后来,卖木雕的少年特意为我送来一个体积小、便于携带的木雕,但坚决不收我的钱。因为他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来学习。 2.讨论沟通。 3.汇报。 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出发前,朋友告诉我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工艺品。 第二部分(第 2--9 自然段):我对几个大象坐爱不释手,但由于担心行李超重而没买,卖木雕的少年和我都和遗憾。 第三部分(10--15 自然段):晚饭后,少年送来一个小象墩,坚决不肯要钱,因为中国人是他的朋友,这让我很感动。 四.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