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育方案Environmental Science Major一、人才培育目标为适应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迅速进展的需求,培育掌握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评价、环境监测、污染控制与治理、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素养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国家各级环境保护、农业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环境科学教育、讨论和技术服务机构、环境工程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教学、讨论、开发、设计等工作。二、基本规格和素养要求1.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分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育,学术型人才要求掌握环境科学领域科学讨论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育科研创新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教学等学术性工作;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环境监测、评价、规划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从事环境管理规划、监测、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实践性工作。2.素养要求本专业培育的两类人才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3)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并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独立猎取知识、进行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4)掌握环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政策法规,具有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除以上基本素养要求外,学术型人才注重培育科研创新思维、试验设计能力、实验结果归纳、整理、分析能力、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参加学术沟通的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型人才注重培育环境监测、环境管理规划、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三、培育特色结合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通过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科学等领域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复合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大力培育学生的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以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特色、以环境监测、规划和评价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育模式,确保本专业毕业生能适应国家和社会进展的需求。四、学制四年五、主干学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