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的联合使用随着中西医药结合的深化进展,中西药联用遍及各个临床学科,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它拓宽了临床用药的空间,其联用机率呈上升趋势。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假如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不适当或用法不妥,可使药效降低或消逝,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1.协同增效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很显著地呈现协同作用,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一起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2.降低毒副反应某些化学药品虽治疗作用明显但毒副反应却较大,若与某些适当的中药配伍,既可以提高疗效,又能减轻毒副反应。如:用甘草与呋喃唑酮合用治疗肾盂肾炎,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流涎.应用石麦汤(30-60)剂为 1 疗程,流涎消逝率 82.7%.总有效率达 93.6%.3.减少剂量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三分之一,嗜睡等不良反应也会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4.减少禁忌,扩大适应范围碳酸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近年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胃肠道反应也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如同时用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就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使许多有胃肠道疾患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接受治疗。二、中西药联用的例子中西药合理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量和毒副反应,缩短疗程和促进体质恢复等,显示极大的优点。临床报道甚多,值得讨论借鉴。1、协同增效(1)逍遥散或三黄泻心汤等与西药催眠镇静药联用,既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又可逐渐摆脱对西药的依赖性。(2)石菖蒲、地龙与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联用,能提高抗癫痫的效果;大山楂丸、灵芝片与苯巴比妥联用,治癫痫有协同增效作用。芍药甘草汤等与西药解痉药联用,可提高疗效。(3)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酶药联用,治疗肌无力效果较好。(4)木防己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与强心药地高辛等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和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自觉症状。(5)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