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体会诗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洛阳。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简介作者杜甫。 3、解题:闻:听 二、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指名汇报,对了解信息较多的学生可追问信息的来源并及时表扬鼓舞。 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诗,正音。 五、再读诗,理解诗意。 1、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2、汇报沟通。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刚闻:听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乱卷起。 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兴奋得快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纵酒:尽情饮酒。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 我立即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学生口述句意,老师出示课件作点评和补充。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 (1)假如当时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六、欣赏杜甫的其他诗。 1、出示《春夜喜雨》让学生齐读。2、出示《春望》,指名朗读。 七、小结、布置作业。 悲之切是因为国家未统一,失地未收复;喜欲狂是因为国家收复了失地。一悲一喜,让我们鲜亮地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