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执教《郑成功》有感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但我总认为自己的学生独立思考出来的总是不够完善的,所以常常代劳学生应该能完成的学习活动。我曾尝试执教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 26 课《郑成功》这一课,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说后,才发现学生的表现和课堂气氛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行。在学习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也就是收复台湾部分时,我提出了以下几个开放性问题,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比我想象的好。 【教学片段一】 师:当读到庞大舰队、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等词语时,你们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 1:我仿佛看到了郑军的船舰一艘连着一艘,像一条巨龙,都能从我们学校连到南通城里了。仿佛听到了郑成功正和军师在船上商量作战方针。 生 2:我仿佛看到了郑军官兵那磅礴的气概,听到了风吹战旗哗啦啦的声音和波浪滔天的海水拍打到甲板上的声音。 生 3:我看到了郑成功率领着十万大军正在操练,郑成功站在最前面,威风凛凛,他挥舞着大旗,战士们根据他的指示,动作整齐划一,口中喊着同样的号子,不愧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 生 4:我看到了郑成功的十万雄师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听到了海浪声、击鼓声、火炮声混为一体,战士们喊着:兄弟们哪,冲呀!赶走荷兰鬼子! 生 5:我也看到了郑成功的舰队十分庞大,几百艘战舰整齐地排列着破浪前行,战士们个个严守纪律,精神饱满地站在战舰上,我也仿佛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誓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决心。 生 6: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舰队如此庞大,战舰上的风帆多得将天空都遮住了,我又看到了将士们一定要收复台湾的坚定表情,听到了他们在喊:我们一定要收复台湾,否则誓不为人!...... 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当时的情景,将抽象的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实践中充分地理解、感悟、表达语言文字。学生们也确实充分发挥了想象,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如:舰队的气概磅礴,郑军官兵的决心、训练有素,海上的情景,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比我预想的还要多。 【教学片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