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考纲要求]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1)平原(2)山区:多形成于河谷两岸较平坦区域,地形条件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3)为什么热带地区城市大多分布在高原上?提示:高原海拔高,气候凉爽,适于居住。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城市区位:有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温度的地区适宜建设城市。(2)影响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3.水对城市的影响(1)水的意义 (3)我国南方为什么具有“临河设城”的规律?提示:我国南方河流众多,城市依河而建,水源充足,水运便利。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分布、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影响很多矿业城市的形成、发展规模及发展前景。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影响线路的走向:就铁路线而言,地形的影响最为明显。(2)影响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线路多选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3)影响交通运输方式。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环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较大,具体如下表所示:地形原因城市分布举例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丰盈,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此外,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度大规模大我国 67%的城市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世界绝大多数的特大城市分布在濒海、濒湖或沿河平原地区热带地区的高原在热带地区,地势低处湿热,不适宜居住;而高原上相对凉爽,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密度小巴西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山区山区地形崎岖,城市建设困难,交通不便,城市一般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但城市的发展常受地形的制约密度小兰州分布在黄河谷地,因受两边山地制约,城市形态呈狭长地带型2.气候与城市(1)气候与城市分布:影响原因影响结果分布气候气候适宜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城市多,规模大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城市众多气候恶劣干旱、寒冷或过于湿热都不利于居住城市少,规模小干旱区、热带雨林区、寒冷区城市很少(2)气候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风向布局原则盛行单一风向(如西风、信风分布区)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居住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风区(如中国东部沿海、南亚、中南半岛等)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与居住区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多个风向污染大气的企业布局在最小风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