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5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备考方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岳麓版选修 1一、改革的涵义和分类1.涵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分类(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3)从性质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① 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② 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③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斯新政。④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三、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支持力量大于阻碍力量,改革则成,反之易败。(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四、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3)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国情、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6)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积极参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五、改革和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