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沁 园 春 长 沙 课文相关资料1.继承传统 创新发展——公木谈毛泽东诗词(《长白论丛》1997年04期 郭春燕)毛泽东诗词作为中国现当代诗词的典范,从思想到艺术都闪现出辉耀古今的奇光异彩。著名学者、诗人公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毛泽东诗词研究,近年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欣赏》就颇受欢迎,一版再版,第八届全国书市将其作为重点书目参考。本刊记者慕名采访了公木。他虽已届八十八岁高龄,却是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公木就我们提出的问题以一个诗人的感受侃侃而谈,阐述了自己的见解。首先请您对毛泽东诗词作一概括性评价好吗?毛泽东诗词堪称诗词中的泰山北斗。它反映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着革命导师的伟大思想,它的根须深深扎在现代中国的战斗生活土壤中,又吸吮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雨露阳光的滋润,真切生动地表现出一代伟人的自由意识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毛泽东诗词为我们矗立起一个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抒情主人公的典型性格形象。毛泽东诗词无论就创作主体的才德胆识力,也无论就描写对象的理事情景神,都可称得上是千古独步了。一般都认为毛泽东诗词,继承了中国诗词的民族传统,并熔铸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思想感情,将古典诗词升华到新的高度。那么,您认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借鉴传统并有所发展的呢?这并不是很容易回答的问题。但我还是愿意略陈己见,权作抛砖引玉吧!大家知道,毛泽东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尤其是古典诗词成了他的审美趣味中心,或者至少说是中心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三百篇”到《人境庐》,中国古代一切伟大和杰出的诗人,他无不结识神交,所有重要和优秀的诗篇,他也尽量搜求饱览。而历代诗人以生命写成的颇见真性情的诗篇,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以及情致婉约、刚柔兼陈、隐秀错采、风骨挺拔还有操守、格调、丰神种种,都有一派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情感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所在。所以,毛泽东深爱中国古典诗词并把审美趣味放在古典诗词上。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诗歌“言志”的传统,把立足点放在“干预”生活和“设计”生活的结合点上,但他并没有循入于传统“载道”的轨迹中。因为毛泽东从少年时代起,就以一个旧秩序的挑战者和反抗者的姿态出现。尽管在理性上他深刻理解并尊重传统,但在审美需求上则与那种古典和谐美格格不入,也就是说,他是反“中和”的,甚至是学“异端”的。在诗词的欣赏中,他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