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课 记 梁 任 公 先 生 的 一 次 演 讲课文相关资料一、梁实秋的婚姻家庭情况1.美满的包办婚姻原配夫人程季淑(1901—1974),祖籍安徽绩溪,1927年2 月与梁实秋结婚。育有三女一子(长女梁文茜, 次女夭折, 三子梁文骐, 四女梁文蔷)。1973年夫妇二人移居西雅图省亲,程季淑不幸因意外去世。梁实秋悲痛不已,写下《槐园梦忆》纪念。1921年秋的一个周末,正在清华学校高等科读书的梁实秋回到家中,在父亲书房桌上发现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程季淑,安徽绩溪人,年二十岁,1901年2 月17日寅时生”,他马上意识到这是父母为自己选的未婚妻。当时的新潮青年大多闻“包办”色变,但梁实秋对此并无抵触情绪,反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程季淑出身名门,但遭际坎坷。她的祖父曾官至直隶省大名府知府,父亲是家中长子,经营笔墨店。 1921年冬,梁实秋与程季淑初次约会。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们已深深为对方吸引。1923年,梁实秋结束了8 年的清华生活,按照学校的要求打点行李准备赴美留学。这一去对两人将意味着几年的离别。程季淑是一个温柔、贤惠、识大体的女性,在他们一生相守的每一道坎上,她总能理智地掂出轻重缓急,总能在关键时刻帮梁实秋做出正确的选择。她的这种美好品质,使梁实秋终生受益,这也是他始终对她敬爱有加的重要原因。当时她与梁实秋立下了三年后结婚的誓言。清华的官费留学期限是五年,但满三年也可回国。1927年2 月11日,学成回国的梁实秋与程季淑举行了婚礼。婚后十几天,为避战乱,两人仓促赴南京,后又在战乱中被迫转赴上海。程季淑这时已怀孕,梁实秋便不让她出去工作。从此,程季淑从一个新式的职业女性退回家庭,开始了一生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生活。 他们的小家庭模式,是过去的才子佳人们所梦寐以求的:丈夫在外谋生养家,妻子在家掌管家事,夜晚在灯影里,或红袖添香夜读书,或互相依偎喁喁细谈,共同分享各自的乐趣与苦恼。1937年7 月28日,北平陷落,梁实秋觉得自己早先的政论很可能招致灾祸,而且有朋友暗示他已经上了日军的“黑名单”,上上之策是逃离北平。可岳母已是年老体衰,不堪奔波之苦。他和程季淑权衡几日,决定他一人先走,待局势稍缓,再作打算。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这一别竟长达6 年。 1943年春天,程季淑的母亲病故,当她和孩子们带着大堆行李站在梁实秋面前时,两人均泪流不止。程季淑时年42岁,眼角已见皱纹,耳旁已有白发。梁实秋既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热忱为国事奔走,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