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课 短 新 闻 两 篇别 了 , “ 不 列 颠 尼 亚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举国欢庆,阅读该文,可以重温这一动人时刻,增强民族自豪感。新课标要求阅读新闻作品要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及身边发生的事件有敏锐的感觉,能及时发现其社会意义和影响。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再启发学生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品析。对文中的疑难问题可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分小组讨论,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独立地、负责任地作出自己的评判。1.学习新闻的相关知识,识记字词。2.学会分辨新闻中的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3.品析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文中的细节描写。1 课时课前活动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瞩目( ) 冉冉升起( ) 凝重( ) 紫荆花( ) 停泊( ) 湖泊( )展拓( ) 拓片(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易 ( zhì ) ( chì ) 热 (guǎn) 窥蠡测 草 ( jiān ) 人 命 ( chè) 离 重蹈覆(zhé ) (chè ) 头彻尾 (qī) 茶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子中的横线上。(1 )邻近·临近①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跟日本 。②经过三天的紧张跋涉,我们终于 了目的地。(2 )注视·凝视①朝鲜发射三枚短程导弹,韩国密切 朝鲜动向。②她躺在草地上, 着蓝蓝的天空。 4.本篇课文是一篇 ,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 ”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 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文体。 5.从消息的结构上看,课文第一段是这则消息的 部分,其作用有三:第一是点题,点明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1“不列颠尼亚”将完成其特殊的历史使命;第二是 ;第三是在时间上为消息主体部分的时间顺序打好基础。6.消息、特写、通讯有什么区别? 课堂活动区一、速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哪几个场景? 2.课文写了哪些背景材料? 二、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耐人寻味的语句并初步体会其言外之意。1.耐人寻味的语句: 2.言外之意: 三、三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描写并仔细品味其蕴含的意味。 四、先独立思考,再与周围同学探究以下问题。1.课文中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2.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