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重点: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其历史影响;难点: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与原因、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自主梳理】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失败:①面对鸦片战争后亡国灭种的危险,许多志士仁人提出各种 的主张,包括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都以失败而告终;②孙中山在上书失败后认识到只有推翻 ,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于 1894 年创立了兴中会,喊出了 的口号。2、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影响:流亡海外期间,孙中山考察西方社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 。他把 、 和 等同于法国的 ,类比成美国的“ ”。3、中国传统思想的启迪:他曾把民生主义归结为“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并对 十分赞赏,把“ ”视作自己的“理想国”。4、其他思想理论:孙中山还信奉达尔文的 ,欣赏名美国亨利.乔治的 ,称赞马克思的《 》二、旧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的提出:1905 年 8 月,孙中山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 阐发为三民主义.2、三民主义的内容:① 民族主义(前提)是 ② 民权主义(核心): ③ 民生主义(补充): 3、三民主义的影响:积极①反映了 ② 推动了 ,建立起 ③ 制定颁布了 ,对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合作探究一】结合所学指出三民主义三者内容之间的联系,并指出旧三民主义有何历史局限性?三、新三民主义1、产生背景:在 和 的帮助下,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 》,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 、 、 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 ,使国民党明确了 的政治方向。2、内容:① 民族主义: ② 民权主义: ③ 民生主义: 3、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是三民主义在 ;是指导 ,具有鲜明的 ,成为中国 、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革命高潮的到来。【合作探究二】思考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合作探究三】归纳总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实现民族独立富强的探索之路。【自主构建体系】【学习检测】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其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大政策2、孙中山正式提出三民主义是在A.兴中会成立时 B.广州起义时C.同盟会成立时 D.《民报·发刊词》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