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导与练】2015届高考地理 产业转移 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素材

【导与练】2015届高考地理 产业转移 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素材_第1页
1/2
【导与练】2015届高考地理 产业转移 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素材_第2页
2/2
产业转移——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范围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2010 年数据)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在区位优势、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环境承载力、内需拉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① 紧邻长三角,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明显。② 沿江通海,交通条件优越,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③ 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密集于此,科技力量雄厚。⑤ 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冶金、奇瑞汽车、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业、金融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断进步,已经初步形成冶金、汽车及其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⑥ 拥有的长江深水宜港江岸线漫长,有 300 千米未开发,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环境资源。⑦ 矿产资源(铁、铜等)丰富。⑧ 农业基础好。⑨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安徽经济的发展(包括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⑩ 市场广阔。“一轴双核两翼”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继续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空间布局上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双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总体要求立足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建示范区的意义首先,设立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其次,设立示范区,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另外,设立示范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导与练】2015届高考地理 产业转移 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