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网孔结构抑爆性能的讨论进展随着矿业和石油工业的高速进展,因瓦斯等可燃气体的燃烧及爆炸事故而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逐年增大。为此,许多学者致力爆炸波在各种结构中的传播规律的讨论,力求找出能可靠有效的抑制爆炸波的结构。网孔结构因其对爆炸时产生的燃烧和压力波具有 较好的抑制作用而逐渐被人们所重视。1 网孔结构对燃烧波的抑 制作用1.1 闸明阻火结构能使火焰发生淬熄的理论有两种,一种 是器壁效应理论(连锁反应理论),一种是热理论。(1)器壁效应理论。认为燃烧与爆炸并不是分子间的直接反应,而是由于分子键遭到自由基的碰撞而产生的活化分子,而活化分子又分裂为寿命很短但却很活泼的自由基,自由基与其它分子相撞生成的新的产物,同时也产生新的自由基再继续与其它分子发生反应,如此循环,形成稳定的燃烧;当火焰通过阻火结构的狭窄通道时,由于自由基与通道壁的碰撞几率增大,因与器壁碰撞而被销毁的自由基数量变多,参加反应的自由基减少。当阻火结构的通道宽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自由基与通道宽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自由基与通道壁的碰撞占主导地位,自由基数量急剧减少,反应不能继续进行,火 焰发生淬熄。(2)热理论。认为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就火焰的温度要高于淬熄温度。当火焰进入阻火结构的细小通道时被细分成若干细小的火焰,在设计阻火结构时要尽可能扩大火焰和通道壁的接触面积,强化传热,使火焰的热量尽可能多地传给金属元件,从而使火焰温度快速降到淬熄温度以下发生淬熄,阻止火焰的传播[1,2] 。1.2 网孔结构的淬熄性能多层网孔结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淬熄性能好的优点。日本的北条英光、津田健等人曾对管内 多层网孔结构的淬熄性能做过较为系统的实验讨论。(1)网孔尺寸对淬熄性能的影响。当火焰接触到丝网结构时,火焰被细分后进入各个网孔。由于火焰的温度要远高于金属丝的温度,火焰的一部分热量传给金属丝后,其温度因热量的损失而降低,当温度降至其淬熄温度以下时就会发生淬熄。金属丝散热能力是影响多层网孔结构淬熄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就丝网本身来说,网孔越小(即目数越大),金属丝越粗,开口比及体积空间率越小,丝网的阻火性能就越好。也就是说,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金属所占的比例越大阻火性能就越好。因为金属的比例增大,火焰的流动空间减小,火焰的细分程度加大,火焰与金属丝的接触面积变大,传热得以强化,火焰因被丝结构夺走的热量变多而快速降温到其淬熄温度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