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改变未来医疗近期有几个动向值得关注,一是穿戴类智能终端市场开始爆发,对体征的探测越来越深化,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二是“医疗终端+远程监测”的商业模式开始显现,笔者所接触的几个医疗器械公司从今年 3 月开始以万为量级开始出货,商业已从概念变成实际试水;三是淘宝昙花一现的挂号服务,看得出互联网巨头也想涉足慢慢打造一个对接医疗资源和患者资源的淘宝。信息化建设很不错,但是没有解决核心问题。从患者就医简单分析一下:1、 患者:提供各类体征信息;2、 医生:活得体征信息,进行诊断,下处方或提供治疗方案;3、 药房:开药给患者(其他治疗需要在医院进行)以上这个核心流程目前只能在医院进行,这也是大多数人看病最头痛的地方,资源少、排队长、挂号难,要想看次病还要找关系,好不容易看上了,医生也忙得最多给瞅几分钟就开药,总之不舒坦。现在面对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智能终端简直眼花缭乱,智能手环、智能运动鞋、智能体重计、智能血压计、带尿液分析的智能马桶甚至测基因的设备已经在消费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迅速爆发,而且这些设备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纳“终端+云平台”模式,这种模式实际就是智能医疗的雏形。但是这类应用的云平台往往只是数据的排列展示,缺少拥有医疗资源的另一方的参加。想象一下假如这些产品都能够投入使用,理想化的我们看病就不会那么多麻烦。未来看个病啥的,在手机上选择一个医生,把身体信息传过去,然后沟通一下,然后远程就诊断下单,去个就近的药店,吃药解决问题,最后给个好评,这是多么满意的事啊。